1.與東有關的詩句
《賦尚書》李世民
崇文時駐步,東觀還停輦。
輟膳玩三墳,暉燈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飛魄看沉湎。
縱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鮮。
滅身資累惡,成名由積善。
既承百王末,戰兢隨歲轉。
《送李邕之任滑臺》李隆基
漢家重東郡,宛彼白馬津。
黎庶既蕃殖,臨之勞近臣。
遠別初首路,今行方及春。
課成應第一,良牧爾當仁。
《東亭茶宴》鮑君徽
閑朝向曉出簾櫳,茗宴東亭四望通。
遠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聲中。
幽篁引沼新抽翠,芳槿低檐欲吐紅。
坐久此中無限興,更憐團扇起清風。
《梅花》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
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
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相見歡》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關于東字的詩句
1.“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 元夕》辛棄疾
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 劉禹錫
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飲酒》 陶淵明
4.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5.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春日憶李白》杜甫
6.“東”歸燕從海上去,南來雁向沙頭落.《千秋歲引》王安石
7.花開花落應有時,總賴“東”君主.《卜算子》嚴蕊)
8.“東”風花外小紅樓,南浦山橫眉黛愁.
9.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無題》 李商隱
10.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無題》 李商隱
3.帶有東字的詩句
靈一
計日功成后,還將輔圣朝。 【送王法師之西川】
皎然
辭官①因世難,家族盛南朝。 【送沈居士還太原】
元稹
宣明徒有號,江漢不相朝①。 【楚歌十首(江陵時作) 其七】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讓朝①。 【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 其一】
無可
遺跡仍①留蔡,幽人出漢②朝。 【寄和蔡州田郎中】
聽松今欲暮,過島或②明朝。 【行漢(一作竹溪)水晚次神灘阻風】
王琚
扁舟方輟棹,清論遂終朝。 【自荊湖入朝至岳陽奉別張燕公】
韋應物
幽獨自盈抱,陰淡亦連朝。 【閑齋對雨】
韋述
文章南渡越,書奏北歸朝。 【廣陵送別宋員外佐越鄭舍人還京】
盧綸
芳蘭生貴里,片玉立清朝。 【秋晚河西縣樓送渾中允赴朝闕】
盧照鄰
風月清江夜,山水白云朝。 【還京贈別】
司空圖
傷懷同①客處,病眼卻花朝。 【早春】
高秋期步野,積雨放趨朝。 【寄懷元秀上人】
司空曙
松泉鹿門夜,笙鶴洛濱朝。 【風箏】
田澄
旅游唯得酒,今日過明朝。 【成都為客作】
白居易
風雨闇蕭蕭,雞鳴暮復朝。 【連雨】
仍聞蕃客見,明日欲追朝。 【連雨】
熱月無堆案,寒天不趁朝。 【自題】
忽忽醒還醉,悠悠暮復朝。 【冬初酒熟二首 其二】
稱意那勞問,請①錢不早朝。 【和令公問劉賓客歸來稱意無之作】
皮日休
泉冷無三伏,松枯有六朝。 【游棲霞寺】
劉方平
葉映黃鸝夕,花繁白雪朝。 【折楊枝】
劉長卿
滄海天連水,青山暮與朝。 【送齊郎中赴海州】
鸞殿空留處,霓裳已罷朝。 【故女道士婉儀太原郭氏挽歌詞 其一】
朱慶馀
蕃庭過冊禮,幾日卻回③朝。 【送于中丞入蕃冊立】
權德輿
二紀樂簞瓢,煙霞暮與朝。 【送少清赴潤州參軍因思練舊居(得銷字)】
權德輿
梯航來萬國,玉帛慶三朝。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詞三首 其二】
羊士諤
皇情非不極,空輟未央朝。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詞二首 其一】
許棠
星河愁立夜,雷電獨行朝。 【五原書事】
為郎不入朝,自是赴嘉招。 【送張員外西川從事】
齊己
煙霞經北固,禾黍過南朝。 【送東林寺睦公往吳國】
凌晨從北固,沖雪向南朝。 【送僧(一本題缺)】
語默鄰寒漏,窗扉向早朝。 【招乾晝上人宿話】
吳融
都人同盛觀,不覺在行朝。 【和集賢相公西溪侍宴觀競渡】
岑參
乘興忽相招,僧房暮與朝。 【雪后與群公過慈(一作報)恩寺】
張夫人
靄靄芳春朝,雪絮起青條。 【柳絮】
張喬
衣冠與文理,靜語①對前朝。 【隱巖陪鄭少師夜坐】
天涯離二紀,闕下歷三朝。 【送樸充侍御歸海東】
山河幾更變,幽咽到唐朝。 【青鳥泉】
張南史
山水還鄣郡,圖書入漢朝。 【宣城雪后還望郡中寄孟侍御】
張祜
雪迷經塞夜,冰壯渡河朝。 【塞下曲】
張說
陰風吹大澤,夢日照昌朝。 【皇帝降誕日集賢殿賜宴】
張謂
還因貢賦禮,來謁大明朝。 【送杜侍御赴上都】
張籍
屋濕唯添漏,泥深未放朝。 【酬韓祭酒雨中見寄】
迎師親出道,從諫早臨朝。 【莊陵挽歌詞三首 其一】
出城煙火少,況復是今朝。 【寒食書事二首 其二】
李嶠
霜犯狐裘夕,寒侵獸火朝。 【十一月奉教作】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②。 【雪】
大周天闕路,今日海神朝。 【雪】
李洞
從此西林老,瞥然三萬朝。 【維摩暢林居】
4.關于“東”字的詩句有哪些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斜食東風御柳。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的《赤壁》春城無處不飛花,寒斜食東風御柳。
--韓翃的《寒食》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的《春日》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劉禹錫《竹枝詞》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暖聞吹笙。--李商隱《二月二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辛棄疾《青玉案》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陸游《釵頭鳳》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5.冬之韻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關于冬的詩文名句,寫出兩句完整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
雨雪:下雪。雨:下,落。雱:大雪紛飛的樣子。
《詩經·邶風·北風》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喈:風疾的樣子。霏:霏霏,紛飛的樣子。
《詩經·邶風·北風》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一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
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慘栗:非常寒冷。
漢·《古詩孟冬寒氣至》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漢·《古詩童童孤生柳》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凄凄: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凄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云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云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一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轉載請注明出處365教育網 » 東有關的完整的詩文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