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達“善于提問”的名言有哪些
1.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4.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5.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6.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禮記·學記》
7.“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 ——蘇格拉底
8.“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9.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10.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海森堡
11.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勤學好問的名言:
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4、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5、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6、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7、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8、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9、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晉·葛洪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11、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12、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約·貝勒斯
13、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鼓勵勇于提問的名言
鼓勵勇于提問的名言如下:1、蘇格拉底曾說過:“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的誕生。”
2、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學源于思,思源于疑”。
3、牛頓:見到蘋果落地,偏要問個究竟,最終創立了“萬有引力”說,支配了人類思想。4、培根:讀書使人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辨是非,做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5、佚 名: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指天資聰明而又好學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出自《論語·公冶長》第五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7、陶行知: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
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
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8、海森堡: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于解決了問題的大半。
9、笛卡兒: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10、烏申斯基: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擴展資料:關于敢于提問的名句:1、在課堂上,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學生積極主動提問題時,無論提得正確與否,問題質量的高低,都要認真做答,并給予熱情的鼓勵和真誠的表揚,讓他們有成就感,讓他們覺得質疑問難是學生應有的權利,是光榮的,從而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2、中國學生回到家里,家長都問:你今天學到了什么新知識?據說猶太學生回到家里,家長卻問:你今天問了什么問題?前者的落腳點是學知識,后者的側重點是提問題。
如此不同。3、人對自己應該常這樣提問題:每天能不能再多干一件事?每小時能不能再抓緊點?每個事能不能干得再好一點?能不能創造別人意想不到的成績?4、人生有時候是一個提問題的過程而非找答案的過程,要選擇人生的樂趣還是人生的結果,由你自己決定。
5、要進步,就要不斷地給自己提問題。6、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問題。
3.關于積極思考,敢于提問的名言有哪些
關于積極思考,敢于提問的名言:一、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
出自西漢時期戴圣的《禮記·學記》。原文: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釋義:善于學習的人,能使老師更加安逸而教學效果很好,并且能感激教師;不善于學習的人,老師即使很勤苦教學而收效甚少,還要埋怨教師。
善于提問的人,像木工砍木頭,先從容易的地方著手,再到堅硬的節點,這樣問題就會很容易解決;不善于提問題的人卻與之相反。二、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釋義:勤學好問,學到的東西就多;驕傲自大,學到的東西就少。出自《尚書·仲虺之誥》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釋義:不以向地位、學問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形容謙虛好學。出自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公冶長第一十五》。
四、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三,問一人不得,不妨問數十人。意思是遇到疑問,就要反復地請教別人,要問得透徹,問得深入。
出自清朝畫家鄭板橋。五、光讀書不思考,結果就會變成書的奴隸;光思考不讀書,結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識,得不到真的認識。
出自中國現代小說家姚雪垠。
4.關于提問的名人名言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禮記·學記》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5.四年級敢于提問的名言
敢于提問的名言
1.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亞里士多德
2.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3.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陸九淵【宋】
4.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協助新思想的誕生。——蘇格拉底
6.要疑問,而不是質疑,“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們心中的沉默”。——柴靜
9.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蘇霍姆林斯基
10.質疑是邁向哲理的第一步。——狄德羅
11.不懷疑不能見真理。——李四光
12.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起。——東非
13.從各方面對習俗的質疑,是每一個思想水平較高的人的必然發展階段。——愛默生
14.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的是問號。——巴爾扎克
15.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上進。——朱熹
16.耳朵沒有底,能夠從早聽到晚。——非洲
17.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名
18.懷疑精神是科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周光召
19.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自,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學記》
20.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
21.師以質疑,友以析疑。——李惺
6.鼓勵人勇于提問的名言
1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 漢樂府古辭《長歌行》2 業精于勤,荒于嬉。—— 韓 愈《進學解》3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增廣賢文》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5 志不強者智不達。
——《墨子·修身》名言名句6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荀子·勸學》7 志當存高遠。
—— 諸葛亮《誡外生書》8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曹 植《贈白馬王彪》9 有志者事竟成。
——《后漢書·耿 列傳》11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 甫《望岳》12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7.關于敢于提問的名句有哪些是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還是為學患無疑
韓愈《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fǒu)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圣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學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這篇文章的句子基本都符合你的要求。
8.關于提問的名言警句
1、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 ——普列漢諾夫
2、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 ——鄭燮
3、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 名
4、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5、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 陶行知
6、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7、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8、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9、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10、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轉載請注明出處365教育網 » 關于敢于提問的名言名句